本篇目录:
红外通信基本原理是什么
1、红外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红外线来传输数据。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在可见光之外,所以人眼看不到它。它的频率在约800千赫兹到1百万千赫兹之间,在这个频段内,红外线可以穿过大多数物体。
2、红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发射端发射红外线,接收端接收红外线,然后将红外线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红外技术的优点是它可以在无线环境中传输信息,而且它的传输距离比较远,可以达到几十米。

3、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
4、红外遥控的原理是:发射端发出一个红外信号,接收端接收到这个信号,然后根据信号的内容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5、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它一般由红外发射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对一个红外辐射源进行调制后发射红外信号,而接收系统用光学装置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接收,就构成红外通信系统。

红外发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必须以38KHZ发送呢?
1、原理就是: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9kHz≈38kHz。
2、因为驱动红外发射管工作的脉冲的最佳频率在38kHz附近,调制后的编码脉冲占空比降低了,这就使发射器工作的平均电流也变小了,从而降低了对电池的消耗。
3、用38k的发射频率简单来说是为了抗干扰。当然其他频率也可以。比如37KHZ(33KHZ),37KHZ(36KHZ),39KHZ(38KHZ),40KHZ,57KHZ(56KHZ),遥控器的中心频率要与接收头所用的频率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接收效果。

4、由于红外线波长和38KHZ的频率波长最接近。所以38KHZ的载波时,红外线发射的功率最大,损失最小。所以红外线电路的发射频率是38KHZ,载波时38KHZ,因为发射是38KHZ,接收当然也得是38KHZ啊,否则怎么接受。
5、红外接收头是集接收,放大,解调一体的器件,它内部IC就已经完成了解调,输出的就是数字信号,但要注意,一般接收头载波频率是38KHZ(或39KHZ)。所以,根据你使用的接收头型号,就决定了单片机应该调制信号的频率了。
6、因为市面上卖的红外接收头大部分是接收38KHZ红外信号的,还有就是38KHZ的940nm波长的红外线可以很好的避免其他光的干扰。
红外线通信的定义
1、是利用红外线(波长 300 ~ 0.76 微米)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可传输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适用于沿海岛屿间、近距离遥控、飞行器内部通信等。
2、利用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叫红外线通信。
3、红外线通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可传输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
4、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高于微波而低于可见光,是一种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光线。红外通讯一般采用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波长在0.75um至25um之间。
光通信技术是什么
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其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技术即通过光波导(方形或圆形,圆形为光纤)来进行信号的传输,其中信号为光信号而非传统的电信号或者微波。
什么是光纤通信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之目的。要使光波成为携带信息的载体,必须对之进行调制,在接收端再把信息从光波中检测出来。
红外线通信的原理
红外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使用红外线来传输数据。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在可见光之外,所以人眼看不到它。它的频率在约800千赫兹到1百万千赫兹之间,在这个频段内,红外线可以穿过大多数物体。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连接的原理是,一个设备会发射红外光,另一个设备接收这些光线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在红外连接中,两个设备之间通常需要直接对准才能传输数据。这意味着,两个设备之间必须有直接的视线联系才能连接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红外大气窗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